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 “抄手”于正?NO,是“炒手”于正!

“抄手”于正?NO,是“炒手”于正!

2022-04-15 19:38:56

3个月前关晓彤和鹿晗公开恋情时,最慌的究竟是鹿晗的事业粉还是代言的品牌商?估计谁也不清楚,但要是说最开心的人里,那么一定应该有于正。

 


本来他是有点愁的,花了不少心力拍摄的《凤囚凰》再过几个月就要播了,可偏偏没什么水花。按照以往自家工作室出品的剧来看,这会儿正是拿话题炒起来的最佳时期。可惜剧里担纲的男主演宋威龙是个纯新人,大女主关晓彤总还差点话题度。

 

偏生这姑娘又不是自家工作室的演员,家里还背景可大着呢,不好拿捏,正所谓,炒CP炒不得,搞黑红那一套又不敢,真是愁煞人也。

 


但于正这苦偏偏没地儿说,当时关晓彤是他亲自拍的板,这姑娘年轻又有上升空间,有背景也不缺人捧着,自然比工作室里的杨蓉强。国民闺女第一部大女主古偶,怎么想都合适。至于杨蓉?这丫头总缺那么点火起来的气运,时也命也,总不能看着这么个大IP也扑她手里,溜粉归溜粉,该换还得换。

 


没成想进入2017年,关晓彤还是缺着话题度。眼瞅着剧快播了,再不炒起来可就晚了。毕竟现在芒果台也不是百试百灵,这两年的古偶又多到扎堆。从演员阵容上看,于正心里门儿清,这剧没优势。

 

他正一筹莫展之际,天降喜讯。关晓彤居然和鹿晗公开恋情了。这回搭上了个流量爆棚的小鲜肉,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瞄着自家女主角。黑红的操作无需自己下手,粉丝和媒体都会盯着她的作品,自然也会盯着《凤囚凰》。

 


一周前,《凤囚凰》登录芒果卫视钻石剧场,实时收视峰值高达0.9613%,位居同时段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关晓彤、凤囚凰多次登上热搜,连带着这部剧中的男主宋威龙也跟着上去了。

 

“多发点美颜盛世的通稿”,宣传们闻风而动。这个捧了好久的新晋小鲜肉能否大红,就看抓不抓得住这次的机运了。


够雷才够红

 

于正知道这部剧在网上收获的骂声远高于赞美,那些天天在自己微博下面捧场夸赞的人,点进主页一看,一个个都是演员粉丝。而正儿八经的剧评,几乎给的都是差评。

 

于正都不用看,就知道他们会说什么。服装、造型、布景,剧本改到妈都不认。这位编剧心里不怒反喜,面上却丝毫不显。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要一本正经的解释:“这是尊重历史”。

 

其实拍摄那会儿关于发型就引发过争议,不少人觉得这么搞估摸观众比较难接受,毕竟在这种地方,细扣史实没必要,还是要尽量以美观优先。

 

于正对这些善意提醒却表现的相当坚持。为什么不用呢?!历史如此,资料为证,就照这个来!于是剧里的所谓缝纫机头、冲天鞭、铜钱头便统统的保留了下来。也成为了开拍后剧组发长微博标榜剧集“还原历史”的证据。

 


“不管怎样大家都会吐槽,还不如搞得雷一点,造造话题。”估计于正心里没少这么想,他太清楚那帮观众的德性。嘴上吐槽的厉害,还不是手贱要去一睹究竟。而他对自己的狗血剧本一向有信心,知道那些因为好奇点进来的观众,不少人看了就停不下来了。

 

至于什么所谓小说原作粉,跟广大观众比起来,不及万一。毕竟连《笑傲江湖》、《神雕侠侣》这样经典、深入人心的剧本他都敢改,一本言情小说算什么呢。

 

当年拍新版《笑傲江湖》的光荣事迹直到现在还为于正所津津乐道,不过是开辟了一条东方不败和令狐冲的感情线,就凭借一部剧翻红了陈乔恩,一路话题加收视从头高到尾,靠的不就是大胆的剧本创作?

 


至于后来的《神雕侠侣》自然也是如法炮制。正好这剧里的人物众多,各个都可以安上几段凄美爱情戏,再挑点盘靓条顺的演员出来,保证颜值养眼。开播搞点话题:什么舌尖上的小笼包、渣男陆展元、李莫愁秒杀小龙女……还愁周播剧中杀不出一条血路吗?

 


而寻觅大IP,开拍前溜一溜演员粉,播出前搞一波花絮视频吹一吹盛世美颜,播出后趁着热度连吐槽带剧一起炒炒热度,简直就是电视剧的营销法宝,屡试不爽。于正对这些也用得愈发娴熟。

 

事实也再次验证着于正的正确。至于口碑?早成了完全不重要的事情,越LOW越有收视率,好剧情不如好炒作,或许早已是他信奉的准则。

 


当然,于正对个人的口碑其实依旧是在乎的。在2015年关于琼瑶的案件败诉,被认定为抄袭后,于正曾经接受过《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在三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他曾经提到了十次的“尊重”。他对这个词汇充满渴望。

 

如今这种渴望依旧。对于近日同行宋方金在《吐槽大会》上指名道姓的批评抄袭,于正工作室迅速出炉了一则声明,声称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到了伤害,要求立刻停止传播。

 


而就在这条微博下面,却充斥着闻讯而来的网友的诸多“抄不抄袭你自己心里没点B数么”的指责之声。

 

这样的声明有意义吗?

 

于正心里或许早已明白:自己的名声估计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时不时被观众和闻风而来的正义路人骂一骂,在需要时被当做业内的负面代表嘲讽一通。

 

可这又有什么呢?跟收视率比起来,这屁都不是。

 

编剧心路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于正没少琢磨,自己跟别的编剧相比,究竟多了点什么能耐,就这样先一步“黑红”了起来。

 

这点网友帮他总结了不少,大家都说他是少了点东西:对经典和大师的敬畏。

 

可在于正看来,“改编”不过是拍摄前的正常流程。改编改编,要改又要编,把贾宝玉编成喜欢上王熙凤都是可以的,更遑论其他作品了。那些买下版权的小说,那些已经到手的剧本,不过都是死物。花了大价钱搞到了版权,自然是要进行一番创作。毕竟观众爱看什么,自己才是最清楚的那个。

 

而尊重、敬畏有用吗?

 

新版《红楼梦》还原吗?还原!结果怎样,扑街无误。《大明王朝》尊不尊重历史,深刻不深刻?深刻!可是呢,芒果台都没救得了它的收视率。

 

这是时代的原因,因为当下的年轻人不喜欢深刻,也不爱看历史,那些脱胎于课本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书里早学了个足够,他们要的是他爱你,你爱我,我爱他。他们就吃女扮男装、身患绝症,狗血结局。

 


业内从不缺描写国事、历史、社会的“上流”电视剧,也不乏“思想家"、“艺术家”式的导演、编剧。可是主流观众早已不吃这套了,而不少剧作放到如今怕是连过审都难。那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于正自认不是没有坚持过。

 

20年前那会,他还是上戏的旁听生,到处跑龙套,被导演骂不会演戏。于正现在都记得清楚:他曾经在一场戏中淋了四个小时的大雨,还是被导演训斥的狗血喷头。也正是这次的挫败,让他放弃了演员梦,走上了编剧行。

 


他的伯乐是李惠民,一位导演过《新龙门客栈》、《花木兰》、《笑傲江湖》、《飞刀又见飞刀》的香港大才。正是因为这个导演无意中看到了于正的剧本并把他招进了工作室,才真正让他踏进了这个行当。

 

那会儿于正刚刚20岁,属踏出校门一穷二白的大学生一个。他在李惠民的工作室干了三年,却越过越穷。写出的稿子没有署名权,没钱更没地位。于正印象里那三年他似乎永远没有工资,到了圣诞节拿到了红包,兴冲冲拆开,却发现只有500块。

 

可于正那会儿还有理想,他从2002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后,接连写出了两个本子《烟花三月》和《我爱河东狮》。尤其是《烟花三月》,为了写纳兰容若,他一个个跑去和粉丝聊天,疯狂八历史野史,甚至还跑到了纳兰容若的墓前,去追寻一种感觉。

 


整个故事的脉络和分场大纲,于正磨了一年才生产出来,他一遍遍读着剧本里的句子,哪句不够文艺,哪里不够有深度,再一次次改。他甚至会因为投资方修改了结局导致不符合历史,而向媒体表示不满。而这部剧,在豆瓣的评分为7.3分,一个并不差的成绩。郝蕾在其中的表演,更是被奉为了经典。

 


然而这两部剧,当时都未大红。多年后,于正觉得那会儿的自己“太年轻”,这两部剧作也被他归结为“不完整的、懵懂的”剧本,甚至连他曾经多次研磨的台词,都被他评为“矫情”。此后,他再没有出过什么深度、文艺创作的本子了。

 

于正太想红了。他想写出大火的本子,足够标准的商业化那种,有高收视,高传播,这样就可以不再穷。

 

于正想起来之前在李惠民工作室的时候,他们常常看着导演以前的作品,把情节结构‘扒下来’,以备翻拍,或者直接在导演给好的剧本结构中填充内容。

 

而那会儿TVB的《金枝欲孽》大红大紫,堪称宫斗剧的鼻祖。于正嗅到了一丝幸运女神的气息。2006年,他写出了《大清后宫》——一个几乎撞了《金枝欲孽》中所有人物框架的本子。

 


当时这剧甚至还直接用上了内地版《金枝欲孽》作为噱头。然后,便是在各个电视台的收视率夺冠。

 

于正清楚的感觉到,这个商业套路满满,直白俗气的本子,让自己“一下子火了”。就在那一刻,“艺术家”于正的火种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商业价值越来越高的编剧能手。

 

那些之前的日子,被于正称为“男主角发迹之前的刻苦磨练的苦难史”。

 

我即是招牌

 

于正从未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运气好,更不是单纯的因为剧烂大家都吐槽所以才红。他自认是俯下身子做了许多编剧不屑于做、也没能力做的事儿,才摸到了观众的心思和市场规律。

 

这话倒是一点没错,和他在编剧上花的心力相比,于正在营销上下的功夫可谓百倍甚之。湖南卫视副总编辑李浩就曾经评价过他“是一位深谙观众心理的电视专家”。

 

于正最喜欢分析市场,对进行市场调研更是乐此不疲。他几乎每天看在看各个卫视的收视率排行和热播剧的网络点击率,这份枯燥的工作也成为了他发现剧集新风向,掌握观众心理的法宝。

 

于正知道自己在做的所谓“集大成”之作和塑造人物附带剧情的做法让不少业内大拿嗤之以鼻,所以他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必须要抓准投资商,制造出一部接一部卖座的大剧。

 

因此他从来都不愿意冒风险做什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是紧跟在其他公司和剧集后面,推出着自己的作品。

 

《大清后宫》的制作是因为《金枝欲孽》,《美人心计》的筹备则是因为此前的《母仪天下》,让他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的《宫锁心玉》,则是因为于正从在央视大火的《神话》里看到了穿越题材这支强力股。

 


紧跟在一部部带动风向的剧作之后,于正不断压缩着拍摄时间,尽可能让作品成为第二部面世的同题材之作。因为这样,才在稳妥的同时保持观众的新鲜感。

 

在通晓观众情绪这点,他的确是编剧中的高手。

 

可光靠这些还不够。题材够味儿了,还得有足够的话题才行。需要新闻点,需要爆炸性,需要铺天盖地密密麻麻的媒体报道,才能把一部剧的宣传放大到极致。

 

于正骨子里商人的精明让他迅速把握到了观众最乐于传播的东西:绯闻八卦。于是他的工作室成为了最热衷制造情侣CP的地方。

 

《宫锁心玉》开播前后,“峰幂恋”炒作了一年多,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坚信二人曾经爱过;新版的《笑傲江湖》,陈乔恩、霍建华旧情复燃的传闻遍地开花;《陆贞传奇》中,赵丽颖和陈晓的假戏真做吸引了一大批CP饭;而到了新版《神雕侠侣》,则是炒起了大师兄小师妹的陈晓和杨蓉。

 


这两人的绯闻持续时间甚至久到了戏外,他们都是于正旗下的艺人,自然能带来持久的热度。直到陈晓和正牌姑姑陈妍希公开了恋情,才戛然而止。

 

这是于正的厉害之处。也是他掌握旗下艺人、增加他们曝光度的法宝。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已经成为了一个高过艺人价值的存在。

 

于正剧成为了古偶中同样扛收视、吸引投资的剧集类型,这是难得的用编剧而不是演员分类的“剧种”。

 


从这个角度来看:于正的确担的上编剧群体中的营销高手一名。大导演徐克曾以“难得的小才子”褒奖于他,其中之才,几分在写作,几分在炒作?恐怕于正自己心里也不清楚。

 

如果当年那部尝试之作《大清后宫》没有大红,如今的编剧圈会不会少了一位“于抄抄”,而多了一个编剧大家呢?

 

可惜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