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 《军师联盟》《琅琊榜》《凤囚凰》,你真的了解魏晋南北朝吗?

《军师联盟》《琅琊榜》《凤囚凰》,你真的了解魏晋南北朝吗?

2022-07-23 04:41:31

最近的国产古装剧出现了不少以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历史为背景的作品,譬如制作精良、口碑与收视皆佳的《军师联盟》和《琅琊榜》,也有备受争议、成为观众吐槽对象的《凤囚凰》《锦绣未央》等电视剧。



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引人注目、光彩照人的时代。但在古典文学领域中,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有趣且有才的文人墨客: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魏晋代有才人处,各领风骚几十载。



为什么说他们“有趣”呢?服药成风,嗜酒成性,王羲之爱鹅,王粲、王济喜欢听驴鸣,简文帝痴迷老鼠,阮孚收藏木屐。才子名流们的生活还真是跟我们普罗大众不太一样。


为什么说他们“有才”呢?,嵇康“广陵绝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尽管曾经的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他们的非同寻常的风采从未被历史的尘埃掩盖。


嵇康与《广陵散》


当然,影视剧多有篡改,历史书又过于无趣。今天,我们就在诗文之中来一次精神穿越、灵魂旅行,重回魏晋,体验一把真正的“魏晋风流”。


一、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说起魏晋南北朝,相信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竹林七贤痛饮狂欢的模样。有人说,酒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生活从未离开过酒,中国文人的作品中也从不缺少“酒”的身影。魏晋时期尤为盛也。著名的“酒鬼”刘伶曾作《酒德颂》,借酒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说出了不少爱酒人士的心声。



这样一种“嗜酒”的情怀,大概从曹操开始就已经存在了。《短歌行》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人生苦短,忧思无数,贤才难求,壮志未酬。曹操的这杯酒,与其他文人有些不同。因为他比其他文人对了一重身份——他不只是一个诗人,。他的心中不止装着诗情画意、风月无边,更是家国天下、芸芸众生。纵然在后世之人笔下,他被描绘成狡诈奸邪之徒,也不妨我们从诗中、在酒后,窥见他最为真切的情义和胸怀。


曹操


一人独饮,难免寂寥。众人同饮,亦不减孤寂之感。暮春三月,应是绿肥红瘦之时,王羲之与友人在兰亭相聚,想必也是喝了不少酒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作其次”。他们喝酒的法子多了几分风雅和情致。


流觞曲水,并非王羲之的发明,据说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此习俗。就是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质地较轻的酒杯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


流觞曲水


陶渊明亦是一位爱酒之人,他有一组以“饮酒”为题的五言诗。在诗中他的归隐之乐体现得淋漓尽致,饮酒亦是他的日常生活,正如《饮酒》中的其中一首所写得那样,“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盛衰荣辱,人生迢迢,如同寒暑代谢一般,皆有定数,终将逝去。人生在世几十载,不该为这些事烦忧。何不把酒言欢,潇潇洒洒度过这一生?


陶渊明


二、美人如花隔云端

自古才子爱美人,中国古代诗歌中塑造了无数经典的美人形象。魏晋美人,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宓妃了。


曹植一篇《洛神赋》,把甄宓定格在美人的历史画布之上。“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是怎样惊为天人的容颜才能配得上如此绚丽多彩的笔墨?后人无不为之好奇。然而洛神真正的相貌究竟如何,恐怕不是一幅肖像画能够告诉我们的。


这世上只有一个曹植,或许也只有一个洛神,但在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却有一千种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洛神赋图


除了洛神,曹植笔下还有一位大美人儿。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与洛神不同,《美女篇》中描写的这位女子只是一位普通的采桑女。有人说,《美女篇》明显脱胎于“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但事实上,两者的立意却全然不同。“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曹植实际是在以美女隐喻君子,以美物隐喻美德,以美女难得贤夫隐喻君子难遇明主。


采桑女


陶渊明也曾爱慕过一位“美人”。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想化作衣领,但衣裳要脱下,不能长期亲近她;想化作带子,但带子要换掉,也不能长期亲近她。从实际来看,似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永远亲近她。所愿必违,徒然一厢情愿、用心良苦,只得将这份情感深藏于心底。《闲情赋》中,陶渊明的口吻可谓既深情又悲情。大抵所有爱慕美人之人,都始于“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终于“美人如花隔云端”。


陶渊明抚琴


三、死生亦大矣

人生,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不过“生死”二字。魏晋的文人们对生死的认识似乎比其他时代的人们更加淡薄,也更加深刻。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人生更是如早晨的露水般短暂。美人终会白头,英雄也怕迟暮。因此,孔融有诗道“人生所有常,但患年岁暮”,阮籍也感叹“朝为美少年,夕成暮丑老”。


阮籍醉卧


何时出生、如何出生,是我们自己控制不了的。但何时死亡、如何死亡,有时我们还是做得了主的。面对死亡,有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有人早已看淡,“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或许,王羲之的态度是最为冷静,“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王羲之


然而,如若到了真正面对死亡之时,无论是谁大概都难以自持。


《世说新语·伤逝》中述说了一些有关死亡的故事,其中最有意思的要数王粲的葬礼。


大诗人王粲有喜欢听驴叫的怪癖。建安二十二年春,王粲病逝。送葬之日,曹丕也来了。曹丕对奔丧之人说:“王粲爱听驴叫,大家都学一学驴叫,为他送行。”这一倡议立即得到响应。于是葬礼之上驴鸣之声此起彼伏。


这样一个场面似乎有些滑稽乃至荒唐,但更多的则是无奈与暗伤。在放荡不羁或遗世独立的背后,是难逃生死的无奈,是深入骨髓的哀婉,是“人固有一死”的大彻大悟。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


魏晋曾经的风流,南北朝曾经的豪迈,都已成了历史书中的记载、影视剧中的笑料。然而,想要了解那个时代真正的模样,或许还要去诗文中探寻。


点击上图,即可开启北大社微店小程序一键买书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定价:58元
 

- 版权信息 -

编辑:chenglijuan

本文观点资料来自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直接可以购买本书!

一本也包邮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