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 还珠格格背后的历史真相

还珠格格背后的历史真相

2022-07-16 20:48:49

今年暑期,


还珠格格没有如约而至的播出。


不知各位小主有没有很忧伤啊!


其实还珠里不只有小燕子、五阿哥、紫薇、尔康缠绵悱恻的爱情。也有一些真实历史事件隐藏在里面的!


今天就为大家一一揭秘


小燕子、紫薇究竟是谁?


乾隆皇帝的确有一个养女,他弟弟和亲王的女儿,封为和硕和婉公主。




但如果依照琼瑶写作的灵感是公主坟的话,其真正主人是嘉庆皇帝的第三女和硕庄敬公主和四女固伦庄静公主,根本不是什么乾隆的义女。
而且早在1965年修地铁时,文物部门就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谜底早已揭开.在复兴门外,复兴路和西三环路交界处的街心花园,因过去曾葬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两位公主分别葬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她为嘉庆第三女,为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她于嘉庆六年(1801年)十一月,下嫁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卒,年三十一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四女,为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她于嘉庆七年(1802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公主坟埋葬的是降清明将孔有德之女孔四贞。是因明将孔有德降清后屡立战功,如取南京、攻江阴、征战贵州、广西等,顺治六年被封为“定南王”。在顺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被明将李定国围困,受伤后身亡。顺治母亲孝庄皇后收养其女孔四贞为义女,并封为和硕公主,成为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她武艺高强,经历富有传奇色彩。


所以这两位汉人格格应该只是角色的虚构,历史上并没有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和后续的故事。是不是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真实存在的五阿哥和福尔康


五阿哥永琪在历史上到是真的存在过,他字筠亭,号藤琴居士,他母亲也确实是新还珠格格里的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可以说永琪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又刻苦努力,会说多门外语,而且骑射书法绘画等课外爱好也很多。所以他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宠爱。


但是奠定他地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日,圆明园九州清晏殿火灾,永琪亲自背乾隆逃出火中。三十年十一月,封和硕荣亲王。深得乾隆钟爱,曾经也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值得一讲的是永琪的亲王之位册封是在其身前,而不是死后追封。这在乾隆的诸子中,只有三人有这样的殊荣: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封和硕荣亲王)、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封和硕成亲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永琰(封和硕嘉亲王,即嘉庆帝)。而永琪是最早享受这一荣誉的。其他皇子的亲王之位,或是死后追封,或是嘉庆皇帝晋封。


而且“荣”字也是一个十分尊贵的字。清史上还有另一位荣亲王,就是顺治帝宠妃董鄂妃(即孝献皇后)所生的皇四子,这位皇子只活了三个月便去世,顺治帝本想追封其为皇太子,但因孝庄皇太后阻拦,只得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由此可见,乾隆封永琪为“荣亲王”,本身就已说明了对他寄寓的厚爱的期望。


1那他的婚姻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永琪有一妻两妾


嫡福晋为西林觉罗氏(汉姓鄂), 是雍乾时大学士鄂尔泰的孙女,第三子四川总督鄂弼之女。

侧福晋索绰罗氏,左都御史观保之女 。

侍妾胡氏,胡存柱之女。


所以新还珠格格中永琪娶欣荣格格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而且在他所有的妻妾里,他的侧福晋也是最的宠爱的。乾隆二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他的大部分孩子都出自侧福晋,而且唯一活下来的孩子绵亿也出自他的侧福晋。


那个用情至深的尔康究竟是谁?


尔康的原型应该是富察·福灵安,字瑾林,满洲镶黄旗人。



他是傅恒的儿子,多罗额驸,授侍卫。所以他娶的应该是亲王或者是贝勒之女。


准噶尔之役,从将军兆惠战於叶尔羌,授予了云骑尉世职。


三十二年,授正白旗满洲副都统。署云南永北镇总兵。这与第三部中尔康在云南作战的经历不谋而合。


四个女人唱大戏


其实还珠格格中皇后和令妃不和,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还珠中的皇后应该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富察皇后去世,太后问:“六宫妃嫔,哪一个最使你合意?”乾隆答道:“嫔妃虽多,但没有一人能及得上富察氏。”太后说:“我看娴贵妃不错,她侍奉皇儿多年,未有过失,人也端淑娴静,就册立她为继后罢。”乾隆一听,虽然有些不愿,但他奉事太后一向孝道,何况自己也选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来,便勉强答应下来。第二天下诏,册封娴妃乌喇那拉氏为皇贵妃,统领六宫事,并不马上册立为后。直至富察皇后三周年过后,才正式册立那拉氏。乌喇那拉氏是住领那尔布的女儿,在弘历为宝亲王时,便成了他的侧福晋,乾隆帝对她不甚喜爱。生了两个儿子,永璂和永璟。永璟早殇,永璂被封为贝勒。


永璂的母亲是皇后,他也是有一定的争夺皇位的机率的,但不幸的是他的母亲并不得宠。有野史称,乾隆三十年,弘历生了一场病,两个皇子永璐、永琪接连病逝,更使他愁怀难解。大臣和珅建议皇帝游幸江南散散心,乾隆帝便恭请皇太后一起去。太后建议道:“江南有苏杭,不亚于天堂胜景,前次南巡,皇后未曾随行,她已正位多年,也该让她去玩耍一番。”乾隆帝虽不甚愿意,但母命难违,只得答应。一路上看山玩水,好不惬意。到江宁地方乾隆帝对和珅说:“上次南巡,匆匆忙忙未及在此畅游,听说秦淮河登上画舫游览一周,其味无穷,何妨一试?”


第二天,君臣二人换上便服,登上了一艘大船,船上等着多名美人,都是江南名妓,乾隆帝左拥右抱,饮酒谈笑快乐异常,直到第二天还恋恋不舍,不肯离去。至晌午时分,两名太监及侍卫十几人奉太后命,摇着船来找皇帝,这才登岸回到行宫。在离江宁去杭州的途中;皇后与皇帝争吵起来。原来乌喇那拉皇后自册立以来,一直受到皇帝冷淡,心中很不高兴,这次秦淮河上的事,由太监传入她的耳中,她忍不住就同皇帝争了起来,说以天子之尊,竟然押妓荒嬉,有失体统。


乾隆帝本就厌弃她,自然没有好话,皇后竟发脾气把头发剪了下来。满洲人的风俗最忌剪发,皇后的行为大大触怒了皇帝,盛怒之下,乾隆帝令她立即返回京师。自己奉养大后在杭城逗留几天,怒气未消,也不愿久留在外,匆匆回京。


从这以后,帝后之间视若仇人,乾隆便不再上坤宁宫来。皇后积郁成疾,拖了大半年,到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病死。病危时,乾隆帝竟无情地离开皇后,去木兰游玩,连最后一面都不见。乾隆帝回来后,又下诏旨说:“皇后自册立以来虽无失德之处,然而奉皇太后南巡时,竟不尽孝道,不遵礼法,举动乖张,类似疯迷,回京后便一病不起。论其行为,即便废黜亦不为过分。朕现仍然存其名号,格外优容,但其治丧典礼,不必按孝贤皇后的仪式办理,只可照皇贵妃之例行事。”满族大臣为皇后的丧礼力争,乾隆帝就是不听。从这以后,他便不再册立皇后。


令妃,魏佳氏,原姓魏,由正黄旗汉军抬旗入镶黄旗满洲),乾隆帝妃嫔,也是嘉庆帝生母。


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


仅仅三年的时间里,令妃就坐到了妃位,可见在背景地位并不出众的前提下,乾隆帝对她应该也是非常宠爱的。


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所以乾隆的第三任皇后是死后追封的。但是比起皇后她终归是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皇位。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蒙古族,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

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


雍正时,入侍藩邸,为格格。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雍正第四子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继承皇帝位;二十四日,初封海常在。


乾隆元年晋海贵人。

然后整整五年她都只是小小的贵人。


乾隆六年二月初七生皇五子永琪;二月十三日封嫔;十一月行愉嫔晋封礼。

这次册封可能是对于她生子的奖励。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愉妃;十一月十七日行晋封礼。

她居妃位整整四十七年。

愉妃可能并不受宠,但是应该是母凭子贵的一个典型代表。


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薨,年七十九,以贵妃礼治表。


愉妃在孤寂和对儿子的追忆中度过了她的下半生,于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薨,享年七十九岁。五十八年葬裕陵妃园寝,奉谕照贵妃例办理,一应礼仪与庆恭皇贵妃同。但是在那样的年代活到了七十九岁,可见其应该还是生性乐观的人吧! 


容妃,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维吾尔族人。传说中的香妃原型。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阿里和卓之女。


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香妃诞生在新疆和卓族的一个家庭。和卓族是世居叶尔羌的维吾尔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称为和卓,所以香妃又叫和卓氏。


她父亲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贵族首领)图尔都。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进军伊犁,二次平定准噶尔叛乱,解救了被准噶尔拘禁的叶尔羌、喀什噶尔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大和卓木、小和卓木。不料两年以后,小和卓木杀死了钦派的副都统阿敏道,自称巴图尔汗,大和卓木也据守喀什噶尔,两相呼应,称雄南疆,开始了大规模的武装反清。


此后,图尔都台吉等不愿归附分裂的部落,配合清军,于乾隆二十四年,彻底平息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乾隆二十五年,图尔都等五户助战有功的和卓,及霍集斯等三户在平乱中立功的南疆维吾尔上层人士应召陆续来到北京,拜见乾隆。乾隆令他们在京居住,并派使者接他们的家眷来京,封图尔都等为一等台吉。图尔都27岁的妹妹也被选入宫,册封为和贵人(即香妃)。显然,这是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


和贵人入宫时带来了祥瑞(从南方移栽到宫内的荔枝树,竟结出了200多颗荔枝),很得皇上的青睐,也很受皇太后的喜爱。因此在和贵人入宫后的第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皇太后降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


乾隆三十年春天,乾隆第四次南巡,携皇太后、皇后、庆妃、香妃、图尔都以及大学士傅恒等王公贵戚1000余人同行。一路上,乾隆对香妃格外恩赏。前后赐给她80多种口味适宜的饭菜,其中就有名贵的奶酥油野鸭子、酒炖羊肉、羊池士等。


香妃的俊俏和异域情调进一步赢得乾隆皇帝的垂爱和信任,乾隆三十三年六月,皇太后懿旨,将她由容嫔晋为容妃,并由赏给处为她准备满洲朝服、吉服、项圈、耳坠、数珠等等。同年十月,受命为正、副使的大学士尹继善、内阁学士迈拉逊,持节册封容嫔为容妃,


乾隆四十年,皇贵妃又病死,因此,到这个时候,容妃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设宴会餐,容妃已入主了西边头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宫大宴,容妃又升格到了东边坐桌的第二位。这时,容妃已48岁,到了她地位与殊荣的顶峰。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离世,享年55岁。


所以香妃入宫时并没有不情愿,也没有和蒙丹的动人爱情,不过她还是很受乾隆宠爱的妃子。


惊天大秘密晴儿是谁?


据电视剧里讲晴儿父亲是愉亲王,那清朝有没有愉亲王呢?



发音比较相像的就是裕亲王,他是爱新觉罗·福全,是顺治皇帝的次子,是康熙皇帝的二哥。而乾隆是康熙的孙子,所以乾隆和裕亲王按辈分来说,是侄孙辈儿。所以也应该不是晴儿的父亲。


还有一位愉恪郡王爱新觉罗·胤禑,他是康熙帝第十五子,乾隆的十五叔,如果说晴儿是那个愉郡王的女儿,那么晴儿和乾隆是堂兄妹关系。那晴儿应该不能嫁给乾隆的皇子。


晴儿应该是乾隆同辈兄弟的女儿,而且位置并不低。排除掉康熙和乾隆的儿子,剩下还有两位宁郡王弘皎:允祥三子,雍正八年八月封,乾隆二十九年卒。但是宁郡王并没有女儿,只有两个儿子。


和亲王弘昼:雍正五子,十一年正月封,乾隆三十五年卒。他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并且他的女儿和硕和婉公主。母嫡福晋乌札库氏,雍正十二年六月二十四生。乾隆初抚养宫中,封和硕和婉公主。所以这位格格是一直养在皇宫里的,与晴儿比较吻合。

·  

结语:后宫总是开始时争奇斗艳,最终随着皇帝的去世归于平静。还珠格格中所牵扯到的真实的历史人物今天就说到这里了。以后还会有新的影视剧里的真实历史人物讲给大家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