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价值的思想分享
做有价值的思想分享
2018年1月25日,电视剧《和平饭店》登陆浙江卫视,并且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大网络平台同步播出。这部剧以轻松幽默的悬疑基调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东北沦陷时期,一群神秘的客人被封锁在一家名为“和平饭店”的酒店中,生死博弈长达10天,改变了时局的故事。
《和平饭店》集结了雷佳音、陈数、李光洁在内的众多实力派演员,导演李骏擅长悬疑、推理类型,影像呈现也十足风格化。编剧张莱擅长开脑洞,追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样两个幕后主导者,与一帮优质演员相结合,产生了一部豆瓣评分8.4的佳作。
狭小的密闭空间,被逼到一起的各色人等,《和平饭店》在这方寸间着手演绎故事,当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人被逼到极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可能大多数人很少会有这样的体验,但是在《和平饭店》里,所有的剧中人都处在一种极致的紧张状态。
王大顶(雷佳音 饰)很紧张,因为他是个土匪,还绑架过窦仕骁(李光洁 饰)的妻子,一旦被认出来,立刻会有性命之忧,而且还会连累陈佳影(陈数 饰)。
陈佳影也很紧张,身负重要任务,却被困在这个饭店里,自己暴露牺牲不要紧,可是没法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可就糟了,这让她焦虑不安。
各国的情报贩子也紧张。手里的机密该如何传递到饭店之外?在被封锁的饭店里会不会有对自己一方不利的情况发生?如何做才能浑水摸鱼获取最大的利益?他们的大脑保持着高度的紧张。
窦仕骁和日本人同样紧张,围绕和平饭店发生的一切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到底幕后主使想从中获取什么好处?因为对这些一无所知,所以内心感到不安,他们更紧张。
这么一个密闭的空间,各方势力暗藏其中,各怀鬼胎,牵动一场关乎世界格局的交锋,是国产谍战剧鲜有的设定。
谍战题材的作品一直很火,从早年的《潜伏》、《悬崖》,再到近来大热的《风筝》,都是谍战剧的精品。《和平饭店》不落窠臼,另辟蹊径,整个故事就在一间饭店里展开,别的地方不去,张莱编剧就这样把自己限定死了。
张莱在创作中不断推翻原有方案。一段剧情写出来之后,他还要再进行一次重构,从看似不可能的地方写出让人信服的东西。为了让观众感觉烧脑,张莱先“烧”了自己的脑。
对观众而言,这是新的观剧体验。因为《和平饭店》每集都会留一个扣,剧情的推进就是剧中人不断解扣又遇到新扣子的过程。
土匪王大顶是一个很有喜感的人物。作为一个高学历的土匪,每当剧情紧张的时刻,他总能见缝插针地调侃几句,用自己的机智和诙谐让观众乐出来,避免了观众因精神紧绷而疲劳。
对编剧而言,这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整部戏都处于一种极致化的写作中,因为上来就把故事写死了,不逼自己一把,根本找不到解扣的钥匙。张莱表示,难点肯定有,但整个过程还算比较顺,没有大的停顿,一共写了两稿就成型了。
由于故事选取的讲述角度比较特殊,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倒逼着编剧进行极致化的设计,结构越精巧,最后的剧情呈现就越吸引观众。同时,独特的结构也容易催生出独特的人物。
创作最怕雷同,而编剧张莱向来是力避雷同的。当年的《异镇》,谈身份暴露后的命运;如今的《和平饭店》,说绝地制胜逆境求生,都是这个道理。创作这条路,只有走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才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毕竟类型剧都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没有独特的闪光点,谈不上“优秀”二字。
好的故事一定是诚意满满的,在细节上见分晓,在毫末处做文章。在拍摄过程中,剧组为了高度还原上世纪超豪华饭店的奢华与独特,不惜花费巨资搭建了两万多平米的和平饭店场景,耗时五个月,其中大堂、前台、房间、厨房、电梯等场景一应俱全,包括客房钥匙都是量身定制,可见这份精益求精的心态。
编剧张莱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历史细节做了还原。普通观众可能不会太注意,但对于熟悉伪历史的观众来说,从语言到器物到场景,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用心和努力。
陈数饰演的陈佳影是潜伏在伪的地下工作者,她有着坚定的信念。而雷佳音饰演的王大顶,土匪出身加上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特经历,让他有了足够智慧去分辨利害,内心的利己主义是根深蒂固的。李光洁饰演的窦仕骁信奉的是绝不出差错,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所以面对疑问他有着追查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如此三个人物,彼此碰撞出的火花,有着别样精彩。
如果说《和平饭店》跟以往谍战类型剧带给观众的感受有什么不同的话,恐怕就是剧中人的风骨。
在过往的谍战剧中,,见惯了膝盖打弯对日本人逢迎谄媚的伪军,甚至也见惯了各类土匪草寇投奔抗日队伍。
可是我们好像从未见过这样的人物:,自负高学历的土匪二当家,即使在危难中面对审讯自己的日本人还会出言调侃的地下工作者。
这部戏里的中国人,无论正反派,观众都可以从中找到智慧、狡猾、善良、信念……可唯独看不到半点猥琐和卑贱。那些过去惯有的印象不适合套用在这部电视剧上。
编剧张莱说:“我们写那段历史背景的故事,习惯于表达苦难、屈辱,这没有错,因为我们承受过,,我们是战胜国,这是事实,可以为之骄傲,没必要遮遮掩掩。所以我更愿意骄傲地讲那个时代,讲我们的英雄。就像《和平饭店》,孤独的中国,如何在虎狼的环伺中突出重围。我不想弱化侵略者,那是自娱自乐,相反敌人很强悍,我们战胜敌人,单凭智商做不到、单凭勇气也做不到,必须两者合一,这需要信仰,利他、利众、利国的信仰,我们以弱敌强,最终取得胜利,靠的就是这种信仰。《和平饭店》全剧都在阐述这样的信仰,让我很骄傲,我希望人是有风骨的,这点我们的演员诠释得非常完美。”
在被问及当下这个时代我们是否还拥有这种风骨时,张莱表示:“我们这时代人往往把自己弄复杂了,把自己提纯了之后,就会发现这种风骨依旧留存在我们体内,我们基因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这样乐观的观念观众也可以在观剧时体会到,无论是陈佳影对自身信仰的坚守,还是窦仕骁对自己工作负责到底的精神,其实都对这个时代有着某种借鉴意义。
当然,其中最能触动观众的,莫过于王大顶。王大顶是个机敏的人物,作为土匪有着狡猾的一面,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还带着几分机智。他谋求自保的时候像极了市井小民精明的市侩和算计,可是当他真正触及梦想时又开始变得义无反顾。他曾试图把问题推卸给社会和他人,但是最终有了直面自我的勇气。
这太像受困于生活的普通人了——被琐碎的小事磨平了棱角,自私的心态阻碍了成功的步伐——我们都是王大顶,可我们又都不是王大顶。当这个角色开始引发观众进行自我反思时,土匪也就不再是剧中模糊的土匪形象,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因为在他身上,观众找寻到了某种真实的自我。
人物设定奇诡带劲,剧情走向神秘莫测,谍战故事中融入风骨,一部《和平饭店》显现出诸多鲜明特色。故事还在发展纵深,我们继续追剧。
【文/赵春晖】
扫一扫更进一步接触影视行当!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